热点聚焦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时间:2023-06-10

——全国第六、全省第一!我校共115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通讯员:郭贤星)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全国各高校5750门课程获得认定。武汉大学共有40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位居全省首位。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0门,线下一流课程17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至此,武汉大学共有115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居全国第六、全省第一。

 

持续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采取多项举措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为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课程建设内涵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深入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有效衔接。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建设跨学院公共基础课,遴选、建设一批高质量跨学院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高质量跨学院课程。优化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持续推动课程高质量建设。

增加课程挑战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规范课程管理,抓好课堂教学关键环节。加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突出教师主体,完善课堂教学制度建设,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动力。适当增加课堂作业量及作业难度,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课堂教学支撑。

 

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学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提升思政课、通识课育人成效。强化学生重品德、肯担当、有作为的价值追求和使命驱动,加强思政课和通识课建设。举全校之力组织多学科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联合备课、合作授课,汇聚多学科力量,共构思政课教学合力。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中国精神导引》3门基础通识必修课,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探索未知的品质。

重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广大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提升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育人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断健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

 

深入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学校深入实施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高课程质量。

提高公共基础课程培养要求。修订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公共数学和大学物理的课程教学标准和培养要求,为学生打牢数理基础。建设《逻辑思维训练》等高质量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启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式、共享式和合作式学习,不断强化育人功能与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交融。

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师资培育,引导优秀教师承担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重点面向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搭建教师交流网络及实体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全面优化课程质量评价管理

学校不断建立健全课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严格课程管理,强调教授上课率、鼓励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科学课程评价,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

落实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上课。将专业领域前沿成果引入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学科前沿进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严格执行和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上真课、上基础课、上大类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持高标准、高要求,严格课程准入门槛,增设课程动态考核制度,对已开设课程开展动态考核。健全中长期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制度,推动评价结果与要素投入、政策调整等联动,形成培养—反馈—改进闭环。建立学生成长周期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培养全过程纵向评价、多要素横向评价、全周期多维评价。

 

未来,武汉大学将继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大力加强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切实让理念新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纵深发展。

 

武汉大学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序号

课程类别

所在单位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线上一流课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学

叶永刚

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国际法

周晓明

3

本科生院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李建中

4

生命科学学院

大学生物学

朱玉贤

5

数学与统计学院

线性代数

黄正华

6

测绘学院

数字地形测量学

花向红

7

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工程地质

王涛

8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

槐文信

9

公共卫生学院

性与健康

朱俊勇

10

第二临床学院

妇产科学

张元珍

1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法学院

“法律责任认定”虚拟仿真实验

项焱

12

测绘学院

构造地震响应观测与震源过程分析虚拟仿真实验

申文斌

1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极冰川地理考察虚拟仿真实验

李连营

14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用细胞质量控制虚拟仿真综合实验

沈超

15

水利水电学院

水电站水锤与调压室水位波动虚拟仿真实验

李进平

16

计算机学院

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张沪寅

17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新能源材料制备及标准化检测虚拟仿真实验

田智全、张海波

18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检索

黄如花

19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组织

司莉

20

动力与机械学院

汽轮机原理

谢诞梅

2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徐礼华

22

护理学院

营养学

王素青

23

线下一流课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世界经济概论

余振

24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描述

吴丹

25

法学院

刑事实例研习(刑事案卷教学)

何荣功

26

法学院

国际环境法

秦天宝

27

文学院

比较文学

张晶

28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世界广告通史

周茂君

29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统计学

方德斌

30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分析化学02

胡斌

31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

汪小凡

32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

林爱文

33

本科生院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桑建平

34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基础(上)

徐箭

35

电子信息学院

电工电子工程训练

周立青

36

计算机学院

编译原理

杜卓敏

37

测绘学院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姚宜斌

38

测绘学院

大地测量学基础

郭际明

39

国家网络安全

学院

计算机网络

吴黎兵

40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城市设计学院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

魏伟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