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南亚平)武汉大学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号召,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等重要文件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系统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完善“国家战略需求-学科优势整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闭环体系,努力将学科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的通知》,确定我校新增时空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数字经济、智慧建筑与建造、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四年)、运动训练等前沿本科专业,同步撤销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老旧专业,此次调整规模与力度均属空前,充分彰显了武汉大学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魄力。
增设时空信息工程专业:为服务国家战略,武汉大学面向科技发展前沿,突破传统测绘技术体系,构建“感知-认知-分析-决策”为核心的时空信息工程体系,实现“人工智能+时空信息”的深度融合,为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发展、国防军事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增设机器人工程专业: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填补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融合机械、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优势,支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增设智慧能源工程专业:支撑国家“双碳”目标及能源产业转型,培养兼具能源技术与数智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传统能源专业单一技能与智慧能源需求脱节的问题。
增设数字经济专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经济学学科体系,培养数字经济时代亟需的高层次人才,提升武汉大学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增设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适应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整合建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智慧建筑高端人才。
增设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专业: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城市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培养智慧城市设计与治理的专门人才,促进地理学与相关学科融合发展。
增设城乡规划(四年)专业: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智慧分析与资源管理能力,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支撑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等战略需求。
增设运动训练专业:服务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依托武大综合学科优势,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助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及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目标。
本次新增专业紧扣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数字经济、能源转型、健康体育、智慧城市与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呈现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学科交叉特征鲜明,如时空信息工程融合测绘、遥感、计算机等技术,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创新城市规划教育体系;二是创新驱动导向突出,智慧能源工程对接“双碳”目标,机器人工程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三是战略前瞻性强,两个目录外专业(时空信息工程、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的设立,体现了武汉大学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刻把握。
此次专业结构调整是武汉大学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突破,既体现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担当,也展示了学校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更坚实的学科基础。近年来,武汉大学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数智创新、机器人设计、文化数字化等微专业,新增人工智能自强班、临床医学5+3中法自强班等特区试验班,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面向未来,武汉大学将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加强宏观调控与特色培育,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战略新兴领域输送更多具有交叉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