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通讯员:周立青)近日,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测评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武汉大学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8项,全国二等奖12项,全国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三,竞赛成绩十余年持续位列综合性大学第一,再谱武汉大学实践育人新成效。
12支队伍进入全国一等奖总测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学科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子类学科竞赛。自1994年首届竞赛以来,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素质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为大量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赛区的1161所院校的22586支队伍、67758名同学参赛。
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武汉大学赛场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电子类学科竞赛的基础核心赛事,由电子信息学院负责统筹组织。自2023年12月30日全面启动了面向2025年国赛的培训工作,以电子技术系列实验课程为引导,系统开展了电子系统、智能控制、智慧能源、无人机等方向培训,先后有来自电信、电气、物理、动机、计算机、弘毅学堂等15个学院的1200余名学生参与了不同阶段的训练,最终有65支队伍共计195人进入国赛。在长达19个月的培训中,团队师生两载磨剑以逐鹿争雄,最终在国赛赛场充分展现出武大学子的实力和风采,再次获得优异成绩。
本科生院、设备处、电信学院及相关参赛学院领导共同参加赛前动员会
武汉大学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基础建立了“干枝结构”的学科竞赛体系,同时结合课程体系构建了武大特色的“教赛融合、课赛互补、协同育人”的电子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在本科生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电子信息学院的共同组织领导下,建立了系统性的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武大模式”,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培养全过程。以课程为根,构建“纵向贯穿、横向交织”的实验课程群;建立实验课程、电子设计竞赛、专业竞赛“根-干-枝”课赛融合体系;“课程实验、竞赛实训、科研实践、创新创业实战”四级递进,实现创新实践体系的系统性、延展性和引领性,全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热情。相关教学平台先后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湖北省教学团队,核心课程《电工电子工程训练》被评为国家一流线下课程,获各类教学奖项20余项,电子设计竞赛成绩连续十余年在高水平竞争中保持优异成绩。
电子信息学院郑国兴院长、李德识书记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近几年,在本科生院和设备处的支持下,学院以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探索综合性大学电子类公共基础实践平台建设思路。一批优质实验课程群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支撑,学生创新成果呈现高水平和多样性特点,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等工作得到统筹推进,进一步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实践平台。
我校代表队参加湖北赛区测试合影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