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武汉大学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双方深化医学教育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近日,依托这一基地,双方迎来首次合作成果——2025 年 7 月 7 日至 12 日,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拔尖人才实验班(简称 “泰康班”)2023 级临床医学专业的 9 名学生,在该医院完成了为期 6 天的临床见习。作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核心实训环节,此次学习旨在提升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化职业认同感、建立临床思维并拓宽科研视野。其成功开展标志着两家单位在医学教育实习实训合作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图 赴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见习
本次见习中,9 名医学生分为 3 人一组,在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眼科、肿瘤科、临床营养科、儿童保健科、放射影像科、核医学科、泌尿外科、全科医学科、手术室及药学部等 17 个科室开展轮转学习。教学形式丰富多元,涵盖教学宣讲、门诊查房、手术观摩及仪器设施参观等环节。在科室主任、主治医师的悉心带教下,同学们快速熟悉了各科室工作内容与医院环境,学习热情也被充分点燃,通过勤记录、善思考、多讨论,全面培养临床思维。短短 6 天的见习,让同学们从 “医学生” 视角迈向 “医生视角”,实现了对医学的多维认知提升。
以下是从本次泰康同济医院见习同学的感悟中,梳理出的不同层面收获。
医院特色鲜明,传递责任与温度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多项特色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其着眼大健康与老年医养领域,除普惠医疗外,健康管理中心 “客户不动,仪器设备动” 的服务模式颇具创新;门诊大厅巨幅壁画《用生命书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内分泌科室墙壁上鲜红的 “八一” 军旗,无声诉说着医护人员在抗疫期间的责任担当。
图 参观《用生命书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壁画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联结
同学们感叹:“看到了许多在课本上见过的疾病真实地展现在眼前,那些复杂的病案,抽象的体格检查、症状表现,一下子变得具体,变得鲜活了。” 课本中的抽象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变得鲜活具象,从帕金森病到泌乳素瘤,从巴宾斯基征到眼底裂隙灯,每一例病案都在不断验证着理论知识,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通向临床的桥梁。
图 眼科检查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度
图 肿瘤科胃造瘘手术术前讲解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学习永无止境
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给同学们带来强烈冲击。同学感叹:“我小学的时候激光矫正近视都还没普及,高考完的时候飞秒激光已经很常见了,现在的仿生晶体植入又可以进一步解决飞秒激光的局限。” 在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不断介绍新型设备、最新治疗手段,从激光矫正近视到仿生晶体植入的技术迭代,从 PET-CT、SPECT 等高端设备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精准操作,都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医学发展的速度,也意识到终身学习是每位医生的必修之路。
图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观摩
医者仁心温暖有度,沟通润物无声
同学们在见习中深切感受到,良好的沟通是临床诊疗的重要基石。“这里的医生们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中仍保持着从容与幽默。他们面对患者时,不仅关注病情本身,更注重倾听患者的顾虑与需求,沟通上既亲切又细腻。”“在与我们交流时,他们更像是朋友或前辈,用轻松自然的方式传授临床经验与知识,让学习变得亲切而充满温度。” 这一份份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悄然传递给见习的每一位同学。
图 跟随心内科教授查房
医生职业有挑战更有荣耀
在应对患者、处理病情的过程中,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医生”所肩负的责任,也更加理解选择这条道路的意义。“医生这个职业具有其阴暗面……医患矛盾、医术不足、裁员压力、无能为力面对死亡,这些都是医学的‘底线’。但正是这些底线,成就了医生职业的厚度与高度。”“心梗患者的抢救就是与死神抢人,每一次成功都增强了职业的成就感。”“我们开始理解,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信仰,是责任、是选择、是面对生死时的笃定。”
图 观摩手术室
见习经历助力抉择,初心与方向更加坚定
临床见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将来的学业选择和职业定位提供了重要参考。在见习总结会上,同学们发言:“通过多个科室的见习轮转,我对不同科室的工作内容、病人类型、节奏压力都有了初步了解,也发现了一些特别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同学们也改观了对某些科室的印象:“原本我对眼科不感兴趣,但其实也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图 临床见习总结会
此次临床见习时间虽短,却是医学之路的一次“真题演练”。同学们不仅见证了医学技术的进步、感受到医者的责任与温度,更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坚定了从医初心。作为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与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首次实习实训合作,此次活动既为医学教育校企合作积累了经验,更为医学生的成长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撰稿:李梓菁 文喆愉 张德玲
素材来源:泰康班全体成员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