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其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智慧建筑与建造本科专业(属建筑类,院校代码:10486、专业代码:082807T)获批,并将于2025年启动招生。该专业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绿色双碳、智慧城市等重大战略为指引,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复合型建筑人才,为我国建筑行业注入新动能。
培养目标:面向建筑与建成环境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培养精通智慧建筑与建造理论方法和技术工具,能够进行建筑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与管理工作,引领建筑领域未来发展的复合型数智人才。
特色亮点:融合数智与建筑专业课程,深度参与行业前沿实践,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建筑智能设计与动态优化,具备多学科协同创新能力。
学制/课程:学制四年,学生完成所有学分后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包括:数智建筑导论、设计初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营建学、数智建筑设计、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建筑业务实践、工作坊、毕业设计等。
就业去向: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政府机关、建设部门、规划部门、高等学校、设计机构、高科技企业等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优势学科资源整合而成。学院依托武汉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交叉学科优势,形成了“人文化、数智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学科实力雄厚。其中建筑专业始于1929年,现具有建筑学专业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13年建筑学本科、硕士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2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建筑遗产2+1联合培养项目。在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持续保持A级评价,2025年学位点在QS建筑与建成环境学科排名突破前100。
学院建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AI生成式设计、城市建筑空间大数据分析、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健康生态绿色人居等领域具有显著科研优势,已形成“人文引领,数字支撑”的学科优势,学生在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中国人居环境学年奖、亚洲设计学年奖等竞赛中屡获殊荣、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专业深造与就业前景广阔,保研率近30%,整体就业率位于武汉大学前列,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政府部门、设计机构及高等院校等核心领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武汉大学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的获批设立,是学院紧扣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主动服务行业与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对传统优势专业进行“数智化”改革的重大创新之举,标志着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学科交叉、技术赋能、贯通培养”三大创新,为我国城乡建设领域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