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风采 > 正文
探索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龚龑教授带领随州一中高中生探索遥感技术与精准农业时间:2025-04-24

(通讯员:黄乐、黄文文、秦平,摄影:黄乐、黄文文)为了激发高中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研兴趣和学习热情,武汉大学与随州市第一中学(简称“随州一中”)联合开设了大中衔接先修课程《空天探测及基础知识》,该课程由武汉大学不同学院的多位教授负责讲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秦昆教授担任课程组负责人。

4月18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龚龑教授围绕着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本课程的第二讲《遥感技术与精准农业》。此次活动由随州一中教务处主任占浩主持,校长童以刚、纪委书记张波、副校长彭凯、高三年级主任舒涛、高一部分教师、近百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程伊始,龚龑教授以一张形似人体血管的河流假彩色影像开场,巧妙地串联了医学影像、艺术图画与遥感影像,揭示三者异曲同工的信息解码逻辑。这一独特视角迅速引发学生兴趣,开启对遥感技术观测万物的认知之旅。

随后,龚龑教授通过卫星轨道设计的动态演示,阐明不同轨道类型在观测范围、精度上的优势与局限;结合光学、热红外、夜光遥感等多源影像案例,直观展现传感器如何捕捉地表温度变化、城市夜间活力等“世界脉动”。学生们通过立体测绘影像沉浸式俯瞰山川地貌,借助视频卫星追踪动态目标,切身感受遥感技术感知瞬息万变的科技魅力。

此外,为深化理论应用,龚龑教授以农业遥感为例,分享了遥感在农业领域中的不同应用,包括作物叶绿素含量评估及生长状态监测、病虫害监测、花期监测、杂交水稻育种等。通过丰富的案例,让同学们对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领悟“用技术解决真问题”的科研逻辑。

课程最后,在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围绕着电磁波在遥感中的应用、卫星设计与故障率分析、卫星间算力资源分布设计等话题纷纷踊跃提问。龚龑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解答延伸技术边界,进一步点燃高中生对空天探测的憧憬。

此次课程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航天报国的种子。随着我国空天探测技术持续突破,这场“天地对话”或将孕育未来探索浩瀚星辰的新生力量。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