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2023级基础医学专业(强基班)科研导师见面会在9号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书记熊瑛、副书记金晓庆、副院长乐江、副院长夏宇尘、本科生教办主任韩莉、胡俊、辅导员吴宗键、20位科研导师以及2023级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参加。会议由乐江主持。
(参会人员合影)
乐江介绍了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科研训练的整体规划,《创新思维培养1(实验室轮转)》课程是同学们开启科研探索之路的第一步,学院尽心遴选了20位中青年教授和新进人才担任强基班的“一对一科研导师”,并从2023级开设纳入培养方案专业必修课程,希望同学们保持科研训练的主动性,要善于思考、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注重团队合作,借助集体智慧,携手攻克科研难题。
(乐江介绍科研训练整体规划)
会前,《创新思维培养1》课程负责人程晓明教授在《致23级基础医学同学的一封信——关于实验室轮转的初心与期待》中对实验室轮转的全过程做了详细的指导。学生需要在多组学驱动的感染与免疫调控研究,代谢、生殖发育与神经系统动态调控及行为整合研究,精准合成与系统治疗生物医学研究三个站点。她要求学生们亲历从假设到验证的完整科研链条,感受不同学科特有的思维⽅式和学术魅⼒,在团队协作中培养科学⼯作者的基本素养。“愿这⼗⼆周成为你们触摸科研肌理的初体验,更愿其中某个瞬间,能点燃你们探索未知的永恒热忱。”
程晓明、许杰、李枫三位导师依次登台,详细介绍了各实验室轮转站点的导师及其科研方向、教学目标等内容。他们的讲解生动细致,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科研实践的浓厚兴趣。
(程晓明介绍实验室轮转安排)
见面会上,学院领导向同学们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科研大礼包”,鼓励大家借助科研训练课程,系统培育科研思维,全方位提升创新能力。
为助力强基计划学生成长成才,学院专门打造系列创新思维培养课程,运用“一对一”与“多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深度融入科研项目,夯实专业根基。通过这种精细化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在科研道路上,都能获得契合自身特质的发展机遇,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
撰稿:吴宗键 邹佳昕
摄影:吴宗键
审稿:金晓庆 乐江 韩莉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