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核心课程《CPPT》的在线课堂
接到武汉大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挑战,CPPT课程组负责人胡苏萍教授和教学秘书戴雯玲老师第一时间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梳理,并在各疾病系统负责人的协助下调整教学安排。正式开课前,CPPT课程组先后召开CPPT集体备课研讨会4次,授课教师参与直播教学培训会多次,并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不断的尝试、摸索,从最初超星平台的试课、腾讯会议、微信群,到最后确定的“录播视频+线上答疑”方式,反复测试,制定跨平台、多渠道的备选方案,为在线教学的全过程保驾护航。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自身垂范
在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授课教师们均为一线医务人员,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但是,教师们克服重重困难,毅然走进在线教学的新战场,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立了大医者风范。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网络,教师们进行思想教学的阵地也随之迁移到了线上,在教学中传达医德、构建医魂。CPPT消化部分的授课教师孙军教授授课当天仍坚守在东院病房,坚守一线,不忘师者使命;一线科室感染科陈晓蓓教授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参与传染病学部分的集体备课,扬师德风采,塑师者风范;CPPT负责人胡苏萍教授结合当前疫情和救治案例对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并强调对病人的尊重与保护理念,激励医学生努力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优秀白衣战士,践行大医精诚精神。

学习主力军,学生忙起来,教学互动贯穿时间、空间
为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资源,课程组提前一周发送教师录播视频和前沿资料供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为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授课教师都是左右开弓,一边电脑调阅各类资料,一边用手机实时查看学生们的留言,做到充分互动;课程中,授课教师还会进行随堂点名与学生进行提问,时刻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紧张感,以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程结束,发放课后作业,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进行一对一辅导。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丰富详实的教学资料、畅通无阻的实时互动,虽相隔千里,网络课堂将师生的距离瞬时拉近。作为在线教学真正的主角,同学们根据教学计划行针步线、稳扎稳打,学生出勤率第一周达到95%以上,视频预习自学情况第一周为100%。

大课小课全覆盖,评教评学动起来,及时反馈促改进
CPPT讨论课分4个班由4位教师同时组织病例讨论,4位教师均为临床一线医生,每班配备课程助教一名。课程组要求讨论课时授课教师尽量少讲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多发言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疾病的根本认识,建立健全疾病的整体观,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从目前的课程情况反馈,学生积极提问并热烈参与讨论,老师的线上指导和回复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平时不参与讨论的同学也能热烈地加入刷屏大军。教师远程指导,学生自主灵活学习,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走到学生学习中来。每次课堂结束后,课程组坚持做好形成性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回答情况、自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提出反馈意见,形成教与学的双向评价机制。

目前,本学期CPPT的教学已完成3次在线授课,学生出勤高,发言积极踊跃,师生互动良好,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受到师生的认可。面对还未缓解的疫情,CPPT课程组将继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网上教学的特点,不断改进、科学安排,确保线上教学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做学生满意的课堂,为培育好未来的医疗人才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