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武汉大学文学院2022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振华楼一楼多功能会议室成功举办,共有14位青年教师参加比赛,聘请了李建中、樊星、陈建军三位教授以及张博瑾、吴思奇两名学生担任评委。本次竞赛由李寒光副院长主持,本科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方祥玉、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副院长裴亮、本科办工作人员参加了活动。文学院部分教师及来自其他单位的老师也观摩了比赛。
比赛之前,李寒光对本次活动作了说明,指出这既是学院内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的一项主题活动,也是武汉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初赛,同时还是对新入职教师的一次试讲考核。比赛规则仿照校赛,讲课时间为20分钟,随后为5分钟的教学反思。作为第十届校赛一等奖得主,李寒光以“中国古书的散亡”为题,讲了一次示范课,拉开了整场比赛的帷幕。
本次教学竞赛参赛人数比以往有大幅增加,参赛教师几乎覆盖文学院所有二级学科,竞赛质量也有显著提升,集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的细致讲解和学科概念的明确辨析。覃业位讲授了社会语言学的背景知识,指出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还是与国家实力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陈菡详细讲解了中国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使动用法”,总结了动词使动用法的典型种类。李佳奇结合“描述翻译学派”的研究成果,说明了“伪译”的定义、影响伪译生成的要素,以及伪译的三大动机。田源以“普通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为题,分析了形式语言学中的“原则与参数理论”。赵昱主要讲授了“校勘的基本概念”,并对“校勘”“校雠”“校对”等词的词义进行了辨析。
第二,体现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新颖的学术视角。邓小燕以“现当代文学中的荒原”为题,呈现了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荒原”的疏离。程磊着重讲授了“陶渊明诗歌的政治主题”,描绘了一个关怀现实政治的诗人形象。孙大坤演示了“知人论世”和“微观演绎”这两种阅读鲁迅《朝花夕拾》的先进读法。杨旭通过设问“为什么借代的是印欧语,而非其他语言”,回顾了汉语借代印欧语的历史。余蔷薇讨论了“新诗写作中的分行问题”,指出“分行”是新诗的第一特征。
第三,开启学科融合的广阔视野。韦胤宗以《五帝本纪》为主要文本,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成果,梳理了“华夷共祖”观念的形成过程。刘丹指出了敦煌卷子中古人书写常犯的五种错误,并结合化学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呈现了汉语史上创造新字时常用的“整体创造法”。
第四,表达学术研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李昱以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火锅与点牛排时的具体场景为切入点,比较了“程度语义学”中等级形容词的语义和量级差异。王启玮以“尹洙之死:唐宋思想变迁中的死亡及其书写”为题,呈现了唐宋时代的死亡文化发展图景,并呼应了当下的社会心理。
比赛结束后,五位评委分别发表了他们的感想和评价。学生代表张博瑾认为各位老师的授课让知识真正成为了观照世界的方法和路径。吴思奇则就板书、思政在文学课堂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建中教授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艺。樊星教授建议各位青年教师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陈建军教授从参加竞赛的角度建议青年教师们吃透规则,细化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听众意识。
张明智书记全程观看了比赛,并作了现场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所取得的成效,表达了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许。张书记指出,讲课要有艺术性,老师必须以具有吸引力的授课,让学生接受知识和思想。要努力提高授课水平,为国家的明天培养宝贵的人才。高质量、内涵式的大学教育更加追求卓越,崇尚学术,关爱学生,学术水准应该始终在大学课堂中处于首位。
裴亮副院长对参加、组织本次竞赛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支持青年教师的发展,鼓励老师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课堂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经过一整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武汉大学文学院2022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圆满落幕,参赛老师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张明智书记、教师评委及学生评委为选手们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最终,刘丹、余蔷薇两位老师荣获一等奖,被评为“文学院教学能手”,并将代表文学院参加即将到来的人文学部复赛。
李寒光副院长对本次活动的总体特征做了总结,特别指出学生喜欢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爱上的课才是好课。但好老师、好课堂并不意味着迁就、讨好学生,而是要设立门槛,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刺激与快乐,达成真正的师生共鸣。青年教师应以教学竞赛为契机,及时总结授课经验,增进交流,以赛促教,将竞赛中的所思所获,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本次竞赛还对文学院2021年及以后新入职的6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试讲考核。经过综合评价,李昱等新教师均已达到课堂准入标准,从下学期开始,将陆续承担本院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文吴思奇/图刘方圆/审核李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