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工班专业课程如何再进阶?可否将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向其他行业渗透?如何打造与行业结合、与电子信息硬件深度融合的AI?质廷班如何在现有的课程框架下增强“科学性”?“打基础”&“造大师”?5月3日-10日,在电子信息学院召开的专业及试点班建设系列研讨会上,学院教指委委员、各试点班负责人及各系专家从宏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修订和专业建设,到微观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交流,专家们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贡献专业建设金点子,现场术道论辩酣畅。
徐新老师代表团队梳理了“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定位、建设历程、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特色创新,并表示在下一阶段建设中将进一步加强卓工体系的顶层设计,返本开新,将专业课程建成兼具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挑战性的顶点课程。卓工团队将针对必修课程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坚持将专业性与前沿性贯彻专业课课堂始终,以一流课程为示范建设卓工核心课程;对专业准出课程及集成电路设计新专业方向建设进一步展开研讨。
张海剑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班目前在网站建设、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对人智班课程设置提出修订计划:保留认知神经心理学、最优化方法等特色课程,调整人工智能导论、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学分,进一步增强实践必修课程环节,同时利用暑期第三学期增设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智能语音处理、脑机接口等学科前沿课程。老师们共同讨论了相关课程设置、实验平台和实践项目设计等内容。
空间物理系组织专家对空间科学技术拔尖班(质廷班)建设情况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讨论,龚韵老师在交流中表示,质廷班的培养体系要增设兼具科学性与学术性的课程,将“科研能力训练”尽早引入课堂,要体现“科学人才”的目标定位。要加强学生在空间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训练,通过空间科学概论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与学生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进行衔接;通过学术研讨讲座开拓学生国际学术前沿视野,增强学生调研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模式。
郑国兴老师对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建设的主要思路作总结,并指出本专业涉及多个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阶段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能力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目前逐光班形成有小班教学、双语课程以及企业课程等专业培养特色,在实习实践方面组织开展光电设计训练、机器人设计训练和学科竞赛培训,并已形成传承;2021年首次与华为武汉研究所合作开设“技术光学与光通信”课程。逐光团队将围绕现行培养体系,进一步做好与企业合作建设的“班中班”-成光英才班的人才培养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肯定了各试点班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的成效。在新时期面对国家新的需求,各特色班团队还需仔细研究如何再向前走一步,在突出试点班特色、企业协同育人、国际交流建设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做出探索,在课程改革方面要能够做到深入且超前。
江昊副院长在会上同时介绍了学校新时期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会议,并传达会议精神,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讲话及教育部相关政策和文件中关于新时期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卓工计划2.0推进等相关精神。他指出新时期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要能够适应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需求,要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等维度培养学生能力,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时期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