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引发了校园环境和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2及多款搭载HarmonyOS2的新产品。随着鸿蒙系统的正式推出,许多和鸿蒙系统相关的产业以及课程也“应声而出”。武汉大学率先开设全国高校第一个鸿蒙移动编程技术课程,授课老师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赵小刚博士。

武汉大学为这门课程制定了全新的教学方案和教材,培养学生使用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开发鸿蒙系统应用的兴趣。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鸿蒙系统的理念和设计思路;鸿蒙应用核心概念;开发工具DevEco介绍,鸿蒙开发基础和鸿蒙Java&JS前端开发等。
同时,该课程也是华为与武大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HarmonyOS高校课程,标志着鸿蒙开始融入高校专业课程体系,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中国软件领域的高水平人才。

赵小刚老师表示,鸿蒙不仅是一个移动操作系统,是为了做万物互联,为物联网量身打造的。高校在培养人才,更好运用HarmonyOS生态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第一,高校的学生将来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就直接是HarmonyOS手机的使用者。在学校里面了解Harmony,首先是培养未来的消费者;第二,将来学习HarmonyOS开发技术的大学生出来找工作,若有很好的HarmonyOS方面的开发技巧,就可以从事HarmonyOS应用开发工作,繁荣HarmonyOS生态。
大学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们强调为国育才,其中就包括要引导学生支持并能够使用和开发国产的操作系统、国产的开发工具和国产的APP等。只有打造适合国产软件良性发展和繁荣稳定的生态圈,国产软件才能够逐渐壮大。通过这样的方式合理确定学生培养方案和具体课程,进一步发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也能更好体现大学专业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赵小刚老师教授的鸿蒙移动编程课程和课程理念正符合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专业建设目标。在大力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为目标的“教与学的革命”的今天,计算机学院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探究如何优化培养方案,推动计算机学院专业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创新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