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多样性途径及未来发展
第五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通讯员蹇斯琪、黄舒)5月8日,第五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于武汉大学开幕,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的400多位代表相聚珞珈山,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多样性途径及未来发展,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进书记指出,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最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塑造正确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拓展思维方式和提升学习能力,而通识教育能够使得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最好的实践。武汉大学作为全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历经20余年的探索,坚持“立德树人”,兼和人文与自然,以“成人、知天”为核心理念,实现了通识文化的“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作主题报告:《以“两个根本”为遵循,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武汉大学坚持以“两个根本”为行动指南,坚持以“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在通识文化、通识课程、通识课堂和通识管理四大层面立体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武汉大学高度重视通识教育,为通识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质量保障与人才保障,既便是在科研压力大、专业课任务重的情况下,仍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通识教育行列,在通识课堂的讲台上,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国家名师和各类国家级科研教学奖得主。武汉大学的通识课堂坚持品质提升、卓越教学,2020年,全校共有16门通识课入选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列全国前茅。武汉大学在2018年新开《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基础通识必修课,2021年新增《中国精神导引》通识课,从而构建起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新体系,通识教育的多样性发展使得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助教、授课教师和全社会四方受益。从2018级开始,大一同学在修完两大导引之后,以撰写论文的方式结课。通识教育中心组织评审委员会,每年从15000余篇结课论文之中评选出百余篇优秀论文结集出版,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和校长窦贤康先后为优秀论文集作序。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联盟秘书长甘阳从分析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比例入手,阐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及比重,并介绍新雅书院的通识理念及实践。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以生动之事例和深度之思考,指出工科院校推行通识教育能有效破解“工科版”人生模式:素养残缺、技术依赖和想象力贫乏。曾勇校长还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理工科大学的通识理念与实践,完善工科领军人才美育体系的创新和构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以元培学院的通识教育为例,探讨本科学院这一教学体制对于通识教育的意义:培育通识的学习生态,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搭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任军锋介绍复旦大学如何打造通识教育教学共同体,建立通识教育支撑体系,营造通识文化氛围,实现通识教育成果的溢出。
8日下午,四个分会场分别就人文社科类通识课、自然科学类通识课和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的多样性探索,以及通识文化与通识管理的多样性探索等主题展开研讨和对话:如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主任梅赐琪《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清华写作》、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卞江《化学与社会:文明对话》、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柏安《开启艺术智慧与品位人生》和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厉小军《数智化时代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思考与实践》等。
9日上午,武汉大学开放16个通识课堂,包括基础通识课(两大导引)的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还有人文、社科、自然、审美四大模块核心通识课的课堂讲授,以供参加年会的代表观摩。如苏德超教授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小班研讨教室挤满了观课的与会代表,2020级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同学讨论柏拉图《斐多篇》,不仅同学之间互动,还与观课老师互动,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两大导引课程一直运行1:1的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其多样性分别表现为大班授课老师课堂风格的多样化和小班研讨形式的多样化,后者如学术会议、学术辩论、艺术表演、校外体验等等。
课堂展示之后有博雅沙龙,与谈嘉宾和与会代表就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基础性与高阶性、目标性与超越性、人文性与科学性以及通识课堂与通识文化之关系等问题各抒已见,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多样性途径和未来发展。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说,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借用老子《道德经》的话语方式来表述,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价值观,是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二”是方法论,是博通与兼和,所兼和的二元包括“人”与“才”、“通”与“专”、“知”与“行”以及“人文”与“自然”等等;“三”是通识教育的多样性,而“三生万物”则是由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多样性所滋生出的蓬勃生机、灿烂前景。
据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强世功介绍:201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称之为“四校联盟”。2016年,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六所高校加入联盟:“四校联盟”发展为“十校联盟”。迄今为止,已经有60所高校加入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此前,通识教育联盟分别在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举办过4届年会,探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培养制度”、“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以及“本科教育与通专结合”等问题。6年来,联盟推动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积极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道路,初步建构起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培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