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武汉大学加快推进新时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间:2023-06-10

(通讯员:邱超、朱智敏、冷俊)武汉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氛围浓厚的优势,强化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重顶层设计,创新育人模式,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人才自主培养取得新进展。

有组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统筹规划。学校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健全和完善校院两级教育责任体系,统一组织部署,强化顶层设计,调整学科布局,积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为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学校将2023年设定为“学科建设年”,特制定《武汉大学关于新时期加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及基础学科、卓越人才、国家急需领域本科人才培养的“1+3”系列文件,为加快推进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依据。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组织修订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实施“3+X”大类培养,探索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从学校政策、学科体系和培养内容上提供有效保障。超前布局,科学谋划,增设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专业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近5年来新增“智慧水利”“国际法”“密码科学与技术”等14个本科专业,加强国家急需人才培养。持续优化育人平台,不断完善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探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育人新生态,建立健全新兴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深入推进“医学+X”教学新模式,着力培养复合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

肯担当——落实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3年武汉大学获批3个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测绘遥感精神教育基地、中南医院雷神山科技抗疫展厅、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为教育未来科学家提供优秀素材。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中国精神导引》3门基础通识必修课,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学生重品德、肯担当、有作为的价值追求和使命驱动。学校党委牵头,举全校之力,组织多学科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联合备课、合作授课,汇聚多学科力量,共构思政课教学合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融合。持续推出具有鲜明武大特色、跨学科的课程思政互联网内容产品“马上见”,主打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深度交融,推进学科交流对话,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总浏览量超520万人次。“测绘学概论”六院士课堂通过26年的坚守与传承,真正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每一位武大人。

强内涵——把握关键要素,提升育人成效。推动专业、课程、教材、课堂等全要素改革,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制定《武汉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本科专业。武汉大学共有8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专业建设质量持续提升。着力提升课程建设内涵,加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狠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有效衔接。武汉大学共有11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不断加强课程示范引领,持续推动课程高质量建设。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教材研究与建设。形成“学校教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学院教材建设工作组”三级组织体系,制定《武汉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强化教材审核,把好教材编选质量,扎实推进教材建设创新发展。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武汉大学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主编教材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12项,2人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充分彰显了教材铸魂育人、启智增慧功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定《以课堂为中心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抓好课堂教学关键环节,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严把课堂教学出口关,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动力。

增能力——深化三创教育,提升创新能力。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人才培养理念,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4个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推进本科生全员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以校级创新创业中心建设项目为牵引,以高质量推进课程项目、实践项目、支撑体系建设为支撑,引导学院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统筹、研究与规划,打造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深耕“武汉大学自强创业班”项目建设,探索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本科生参与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项目、了解学术前沿,强化教师在本科生创新实践中的主导作用,鼓励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机构指导本科生科研,建立了完善的科研训练体系和赛教融合体系。紧跟技术变革新趋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努力提升与实力雄厚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能力,近五年,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2项,邀请400余人次行业企业专家走进本科生课堂,与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习基地200余个,支持近3万人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出台(修订)实践教学管理系列文件,设立教师高水平绩效奖励、本科生英诺创新成果奖,实施创新学分制,多举措激励师生高质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指导。武汉大学每年约5000人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荣获教育部“国创计划”15周年优秀组织单位。每年超过4500人次本科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竞赛成绩稳居高校前五。

重创新——构建培养特区,深化教学改革。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优化基础学科、国家急需重点发展学科的招生及培养方式,加大本科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拔力度,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深入实施“特区”计划、“选育”计划和“导航”计划,建设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级、校级、院级“三级特区”,从招生阶段起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育,引导最优秀的学生投入到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中。“三级特区”包括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各专业、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国家级特区”;“碳中和本硕博试验班”“数字文化本硕博试验班”“数学自强班”“新能源自强班”等“校级特区”;“智能电气试验班”“智能机器人试验班”“智能导航试验班”等各类“院级特区”,全力提升学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学校在“武汉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中为拔尖人才特别设立“人才培养专项”,为“特区”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健全“小班化”“个性化”“动态化”和“书院制”“导师制”等机制建设,集中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加强小班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一班一策”“一人一策”。通过三级人才培养特区的深入探索与实践,达到以点带面的促进效果,构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实现“高原之上起高峰”,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