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风采 > 正文
强基拓新,砥砺深耕:文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时间:2023-06-26


通讯员:裴亮、李丽平、胡春润、朱智敏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武汉大学共有40门课程获得认定,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文学院李建中教授主持申报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与张晶副教授主持申报的《比较文学》分别获批线上一流与线下一流课程。至此,文学院共有12门院内专业课程以及由文学院教师主持的2门全校基础通识课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位居全校第一、全国领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武汉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相关系列文件,文学院紧密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培养中文基础拔尖人才为中心)、以培育四通人才”(即文理融通、知行融通、中西融通、古今融通)为目标,打造全新升级的新中文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拔尖型、专业型与通识型多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以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的中文教育新格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卓越课堂”建设改革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文学院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顶层设计、长期投入、梯级建设”的总体思路,学院以培育和建设“卓越课堂”为中心、以学生需求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构建一流课程体系,营造一流育人文化,建设一流教学队伍,形成一流培养体系。

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共建设校级以上课程63门,其中立项基础通识课1门,核心通识课4门,一般通识课29门,首批跨学院公共基础平台课1门。获2018年首届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评选展播活动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2022年度省级一流课程认定已达3门,MOOC上线2门。目前已形成了校级慕课立项、省部级精品课程打磨、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的梯级课程建设体系。截至2023年,文学院教师主持的14门课程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在全国中文院系中名列前茅。

1:文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文学院院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

李建中

2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文学欣赏与批评

陈国恩

3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古文字学

肖圣中

4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方言与中国文化

阮桂君

5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

万献初

6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佛教文化

高文强

7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

赵小琪

8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古代汉语

王统尚

9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唐诗艺术

尚永亮

10

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

赵小琪

11

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文学欣赏与批评

陈国恩

12

第二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比较文学

张晶

文学院教师主持并参与建设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3

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李建中

14

第二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李建中

 

 

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内涵,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科学规划,以一流课程建设营造一流育人文化

学院“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时代特点,进一步优化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分别从强基计划”“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三大人才培养层次出发,将学术精英型教育和社会工作型人才教育两种取向予以区分架构,进而互补融合,构建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能力提高为主导,以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形成知识逻辑强、层次递进清晰、富有旨趣的本科生培养体系。

为此,学院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支持申报、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落实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要求;积极推进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课程负责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各类型课程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教学管理的过程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动态档案,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名师领航,以金牌教学团队保障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特别注重教学梯队建设,经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资深教授(宗福邦教授、於可训教授)、长江学者(尚永亮教授、陈文新教授、金宏宇教授、方长安教授、徐杰讲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李建中教授)、珞珈杰出学者、珞珈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珞珈青年学者等各级各类人才,470后学者学术团队,2支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学术团队。古籍整理研究所冷门绝学传承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两代学人宗福邦、骆瑞鹤、于亭等引领团队扎根冷门绝学,艰苦卓绝方告成功。团队立足文明传承,立德树人,坚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积极投入“弘毅学堂”国学专业和教育部“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教学建设。同时着眼社会发展,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多名成员参与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工作,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院一直严格执行高层次人才每学年都为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并在新拟的文学院教师岗位评聘合同中纳入专业教师考核合格标准的必备条件之一。文学院已培育出多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国字号领军人才主导、骨干型专业教师参与的金牌课程教学团队。精良的师资队伍有效保障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第三、长期投入,以梯级课程体系推进高水平课程培育。

学院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纪律和教学质量,2015年《文学院本科教学奖励暂行办法》明确对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进行奖励,鼓励全院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精品、示范课程。2015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全员聘用实施办法》规定,将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项、教学名师称号、教学竞赛奖项”等纳入岗位考核任务。2017年《武汉大学文学院科研管理和奖励资助办法》中明确提出,对于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参照已入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招标选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标准进行奖励。

目前我院已形成了校级慕课立项、省部级精品课程打磨、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的梯级课程建设体系。

 

2:校级省部级国家级课程梯级建设增长图

图表, 折线图描述已自动生成

 

第四、以赛促教,锻造青年教学能手站稳一线课堂。

学院有优良的学风传承和学脉赓续,前有老一辈“章黄学派”“五老八中”筚路蓝缕、开启先路,后有文学院青年教师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在历届各级各类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都曾取得不俗的成绩。我院青年教师以站稳三尺讲台为目标,不断刻苦磨练教学基本功,更是以青教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形成了群体优势。

         3:近十年来文学院青年教师重要教学竞赛获奖情况

获奖教师姓名

获奖内容

张晶

2016年武汉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0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史组一等奖

郭婷婷

2010年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奖;

2010年武汉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学竞赛一等奖

 

叶李

2012年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

2012年武汉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学竞赛一等奖

2012年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2021年武汉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一等奖

欧阳晓芳

2014年武汉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1年武汉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二等奖

2022年武汉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裴亮

2016年湖北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16年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李寒光

2020年武汉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2年湖北省第八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王玥雯

2020年武汉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021年武汉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王统尚

2021年武汉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1年武汉大学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三等奖

 

第五、科教协同,以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学院始终贯彻研究性、高水平、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导向,依托学院高水平科研平台推进教研协同育人,推动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发展。学院教师爱岗敬业,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不断创优争先,近几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第八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5项,4人荣获武汉大学查全性教授1977纪念奖15人次获年度优秀教学业绩奖奖励,学院连续7年获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一等奖或A类。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分制改革为主线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出版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并加大对于在教学实践、改革和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强中国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加大原创性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研究资源建设,为学生创新学习和实践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

既往开来,文学院未来拔尖人才培养将从本科培养体系改革入手,进一步以新文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理念来重新构建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博雅通识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复合应用型”、强基计划古文字学专业的“基础研究型”、弘毅学堂中国文学方向的“拔尖创新型为培养导向的“一体四元”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厚植家国情怀、守护文化根脉、倡导文明互鉴、注重经典传承为目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文理打通、知行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通”为目标,打造升级“中文”课程体系,从而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以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的中文教育新格局,努力成为培育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和中国故事的书写者。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