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风采 > 正文
【“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文学院分论坛】“教学研讨”系列——课堂教学四要素时间:2022-05-24



     问题意识·个性风格·智慧思政·幽默生动

——课堂教学四要素

樊星

编者按】2022年5月13日,文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星老师担任评委。赛后,樊星教授发表精彩点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本文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樊老师审阅修改。


非常高兴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我不觉得累,因为我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很多年轻老师在想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些年轻老师很有特点,包括年轻的学生都有特点。他们的选题都和传统的不一样了——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拓新吧,因为学术只有不断的拓新,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后继者,大家前赴后继。从这种意义上说,今天我听到的一些话题,包括什么是校对和校雠的区别,我今天才搞清楚。还有像尹洙之死,儒家怎么解读的,佛家怎么解读的,我觉得这个东西都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特别是我现在注意到,现在有些本科生报大学生创新的项目,却常常不知道怎么做,我发现这里潜藏着危机。就是现在大家成天都在刷屏,接受各种信息,因此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悄悄弱化。他们常常会问,老师你看我选这个题目应该怎么做?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学问,这就意味着个性、思想产生了迷惘。所以当我看到年轻老师讲课经常用问题意识带动大家,这个很好。也有些老师讲课讲得比较实在,但关键是能不能够上课的时候就提出一个问题,针对这个也许连教材都没提出来的问题去组织教学,引导同学学会提问、展开思考,往创新的路上去引导,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够帮助他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今天一部分讲得好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还有些老师的问题意识不够突出,但是讲得很实在,这个也是特色,所以说,我们的老师都是有个性的。

我觉得老师的讲课可以分为两种“个性”:一种是很实在,在讲课的时候能够把很多的知识信手拈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我原来在华师上研究生的时候,王先霈老师的特点就是这样——他就拿着一个小纸条,托尔斯泰怎么说的,屠格涅夫怎么说的,侃侃而谈。你就佩服他。他不是念讲稿,那时候更没有PPT,他就这样讲,这个就是很实在的,但是显示出知识非常丰厚。另一种就是很浪漫的,像黄曼君老师讲课,站在台上讲讲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讲着讲着,就神采飞扬,一再踮高了脚跟。我们就觉得黄老师这种充沛的生命力是非常能够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一个是务实的讲法,应该以雄厚的知识做基础;还有一个是浪漫的讲法,以充沛的生命热情来去感染学生。

今天我觉得有些老师讲课能讲得非常挥洒自如,很多的手势,如果遇到五四时候,一定是非常好的学生运动的领袖。所以大坤老师侃侃而谈,我猜在学校的时候应该有过充分的演讲训练和实践。还有王启玮老师,也有这个特点,循循善诱,从容不迫,而且在讲的时候让人觉得对研究的话题有一种发自生命的爱。而韦胤宗老师,语速比较急,平时性格也应该容易激动,使我很容易想到电视上一些主播在谈论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仗的时候那种急。我觉得这都很好,都有个性。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讲课当中也在不断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且我自己讲课也有这个特点,不知不觉地兴奋起来,不知不觉就讲完了一堂课,而且意犹未尽。下课铃响的时候,总还是觉得有一些话题没有充分展开。

我觉得讲课的时候应该把我们的生命热情带进去,我们对学术的热情,对这门课的热爱,对生命体验的感悟,在我们讲课时要把这些都传达给学生,而学生印象很深的也常常是这些。这是我想谈到的第一点:大家都有个性,在如何能够挥洒自如地把自己的个性传达给学生,给大家一些创新的启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平时也跟学生聊,他们经常会提到某某老师讲的哪个问题他们印象特别深,某某老师的哪个看法讲得很有趣。我觉得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老师在同学中实际上已经打下了他们个性的风格,这个风格对同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会在他们以后生命的流程当中影响深远的。

第二点就是刚才大家一再谈到的思政。一定要传达正能量,这个是肯定的,因为青年学生现在一搞不好,想不通了就郁闷,这个是肯定是负能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们传达正能量。只是这正能量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点辩证意识。就是说,你对问题的看法一定要和流行的看法要有所不同,不能重复那些大话、空话、假话。我们说的个性就应该是这样的吧。都知道要自强不息,可实际上人是很复杂的。有一种说法:有志者事竟成。可有时候你在生活当中发现有的人苦苦奋斗了一辈子,却因为各种原因事未成。看到这一点,也就与现在讲的挫折教育联系了起来。在当下激烈竞争、压力山大的背景下,这样的辩证思考就是既弘扬正能量,同时也对生命当中会遇到的挫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我想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可不可以也把这样一种意识带给大家。思政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正能量,还应该有一种哲理意识,对生命、对未来、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哲理的思考。不管是讲古代的诗人,还是讲现当代的作家;不管是讲中国的文人,还是西方的文学家,我觉得这种哲理意识是普遍存在的。他们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我上课经常说,我们长期受到的文学教育是思想性、艺术性。但是常常一说到思想性就很简单了:歌颂了什么?批判了什么?暴露了什么?我想能不能用一个词叫“智慧性”去取代原来简单化的思想性?因为智慧比思想显得更丰厚,显得更复杂,显得更加地贴近我们的生命体验。对中学生你可以讲思想性,其实现在的中学生思想的复杂已经到了不相信一般说教的程度。所以,到了大学期间的文学教育,就更应该把文学的复杂,把人生的复杂讲给大家,而绝不能仅仅传达一般化的励志意识。他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复杂性的了解,可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应该讲出人生的复杂性、社会的光怪陆离,这样能够与他们达到某些共识吧。

第三点是刚才说到的幽默。现在的学生很喜欢幽默,包括今天大坤老师谈到的八卦讲不讲,我就觉得你跟学生一说文人的八卦,他们的眼睛都亮了。因为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都是把手机、电脑打开,先看明星的八卦。我问看那些有什么用,他们说我们都知道没用,但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还是要看哪个离婚了,哪个劈腿了,不知道为什么,跟他们毫无关系,但他们就是很感兴趣。但是说回来,我觉得学术也不都是那么沉重的话题,甚至我们看文学史,很多作家不是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婚变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作家的生活史,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意义不在于窥探,而在于研究文本深处的人本。其实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在恋爱上不是也经常一言不合就拜拜了吗?好像是开玩笑,其实也是不断的试探与尝试吧。而且他们还说得很幽默,叫“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他们对未来是抱有很豁达的、很乐观、也常常是听天由命的一种心态。所以我觉得上课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我们的课堂讲得生动活泼,有幽默的笑声,这样我们的文学课应该说离同学们的生命体验会更近一点。

最后是再次感谢各位老师,今天都有非常好的发挥,我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谢谢!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