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风采 > 正文
【教与学的革命】“丈量文明交汇的天地之线”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生赴甘肃敦煌开展实践调研时间:2024-09-20

(通讯员:张梓晴)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敦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敦煌哲学更有着敦煌地域文化、人类文明的特定成果与中国哲学思维有机融合的特点。为丰富学生的哲学视野,深化学生的理论学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于2024年八月中旬前往甘肃敦煌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探讨,探寻敦煌与敦煌学所蕴含的哲学思考,丈量文明的尺度。

嘉峪关:雄关固若金汤,历史薪火相传

818日,师生前往嘉峪关,这座位于甘肃省的历史名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防线。作为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地,嘉峪关见证了丰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站在嘉峪关巍峨的城墙上,师生们透过那厚重的历史墙体,感受到大汉民族在守护农耕文明所付出的努力。

嘉峪关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界,更是历史文明的交汇点。在这里,师生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回顾古代民族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求生存、求发展,围绕古代军事哲学、战略思想等内容展开讨论。学生们在历史的背影中思考现代社会的用兵之道,反思当今社会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文明的积累和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共同的努力。

此外,嘉峪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给师生们提供了深入思考“人与地、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机会。在探讨中,大家意识到,沟通、交流与理解是促进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在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师生们共同探讨文明交汇的多元性,感受到文化包容的重要性。

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艺术瑰宝闪耀千年,信仰力量永驻心间

820日,师生们走进了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这两个文化圣地,因其丰富的佛教艺术遗产而享誉全球。其壁画多达千幅,雕塑也有多座,展现了中华民族与外来文明相互融合的生动图景。在这里,佛教文化、道教思想与本土文化的交融,让师生们对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潮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多思考。

面对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师生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敦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汇点,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哲学的宝库。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爱、善、慈悲、智慧等理念,让每位参与者感受到文化对心灵的滋养。在师生讨论中,大家意识到,敦煌艺术的背后是深邃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生命、信仰、自然、宇宙和存在的探索。通过这些发现,师生们对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地认识,意识到艺术是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哲学思考的源泉。艺术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代、文化、哲学紧密相连的。

玉门关、阳关:丝路起点承载梦想,文化交汇共圆辉煌

   821日,师生们前往玉门关与阳关,两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关隘。万里长城十三关,玉门关是最后一处。两千多年里,无论商旅不绝抑或战乱不止,它始终在这交界之处默默伫立。而当两个文明终于汇聚成一个华夏,这座见证了无数起伏兴衰世代更替的千古关隘终究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如今只余下一堆几丈高的中空黄土,认不出其本来的模样。

玉门关不会就此消逝,因为来到此处的人大多都不只是因这几丈黄土而来,而是为了眼前这一片散落着几许绿意的大漠,为了那首七旬老叟教他才四五岁的孙子正读着的那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原来,化为尘埃并不一定是终结,当某个事物成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根基时,它的存在便不再能用简单的时间来衡量。《出塞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符号,玉门关是它的根基。此行路上,嘉峪关、阳关、敦煌,都是一个又一个文化符号的根基所在,而它们,会同文明的持续而一直存在。

走在阳关的戈壁上,“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在大家的心中回响,师生们开始了关于归属感与孤独感的深入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迅速变化,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对玉门关和阳关的调研,师生们较为深入地思考了现代社会中的“阈限”概念:在何种意义上,我们在社会变迁中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吸纳各种文化与思想?

敦煌博物馆:珍藏文物见证千年,互鉴文化辉映未来

822日,调研团队参观敦煌博物馆,这里是敦煌历史文化的聚集地,馆内展出的大量文物记录了敦煌的辉煌历史和多元文化。佛教、道教、儒教等信仰在这里碰撞与交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碰撞出一场又一场绚烂的文化之花。师生们意识到,现代社会中的多元文化应该被理解和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完整的精神社会。

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就各个时代的气象展开讨论:清代的艺术精巧却略显小气、僵硬;盛唐的艺术繁盛与质朴、开放的气象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西夏艺术也有瑰丽之美。不同时代的文明和精神在艺术中得到体现。反思当下的中国,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相信我们的精神文明也一定能展现出我们多元、开放、进步的时代精神。

在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师生们对文化传承及保护的问题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师生们普遍意识到,文化传承不是历史的堆砌,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创造,保护历史文化不仅是为了传承,更是为了发扬光大,让现代文明汲取古代文化的营养。


学生感想

杨梦杰:敦煌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初到敦煌市区,便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沙漠与戈壁,干燥的空气、灼热的阳光,无不昭示着荒漠的威力。然而千年之前,各族人民在这里扎根,不仅在此处生活,还留下了莫高窟这样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阳关、玉门关也成为连接古代中国和西域及欧洲各国的重要枢纽。面对巨大的佛像、精致的壁画,我们如何能不感叹古人技艺之高超、信仰之虔诚、文明之灿烂?在这里,空间与时间交汇。壁画中的释迦牟尼佛既出自中原人、回鹘人、新疆人之手,也来自北周、隋唐、明清。阳关、玉门关曾驻守过汉人、胡人,也曾居住过唐朝人、清朝人。因此,敦煌这个边疆苦寒之地,成为各族各代文化的缩影,也成为丝路上的一颗明珠。当今时代,我们倡导和建设一带一路,自然不能落下敦煌这个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敦煌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能够穿越古今,成为连接我们与世界各国的纽带。因为敦煌,我们共享同一种文化;因为敦煌,我们重启丝绸之路,共同走向更好的未来。时代要发展,文明也要守护,我们面向未来,更要记得自己脚下的土地。

谢雨柔:敦煌,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早已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而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得以亲身走进这幅画中。嘉峪关的雄伟,大漠的辽阔,古城的沉静,雪山的圣洁,这一切对于生于南方的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壮丽。站在莫高窟前,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千年的壁画和雕塑,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阳关和玉门关,这两座古老的关隘,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壮志与悲欢。敦煌,不仅仅是一片土地,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体会到了文化的深邃。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对敦煌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马楚楚: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承载着千年的故事与文化,只有亲自踏上了这片土地,我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从阳关、玉门关的遗迹中,我窥见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沧桑;一个人即便没有宗教信仰,只要走进莫高窟也难免产生敬仰之心,被其宏伟与精细所震撼;鸣沙山的星空、骆驼与日落,则构成了敦煌另一幅别样的画面。在敦煌,风带着历史的低吟与自然的呼吸,每当风起时,我便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自由与辽阔。敦煌,用它独有的方式,让我领略到了自由的真谛。

田晓倩:于我而言,敦煌曾是很遥远的地方,庆幸能在生命中有这样一次体验。在此之前,我对它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书本,仅仅从书本中就能感受到敦煌的伟大,此次敦煌之行,更是令我震撼。我曾经以为,黄色往往代表着荒芜,但在敦煌,它代表着繁荣。它是头顶漫天星辰的鸣沙山,也是沙漠中的阵阵驼铃;它是历经风雨剥蚀仍然屹立的汉长城,也是漫天黄沙的茫茫戈壁;它是连接东西的辉煌商道,也是灿烂的艺术宝库,是一代代赤诚者的传承……它苍凉辽阔但又坚实,注定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必经之所。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时间给敦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但并未带走它的辉煌。敦煌以东是一片繁荣的土地,敦煌以西是更广阔的天地,当我站在阳关外,凝望着广袤无垠的沙漠,我在想,古人到底是与我一样感慨自身的渺小,还是怀着要开辟更广阔天地的野心?抑或仅仅是东望长安以排解思乡忧愁呢?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者,灿烂辉煌也!

古丽米拉:落地敦煌,炽热阳光,干燥气息,瞬间唤醒大西北记忆。敦煌夜市,一场美食与文化的完美邂逅,杏皮茶的滋味似乎仍在嘴边;嘉峪关的古砖旧瓦,让人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辉煌;莫高窟虽仅观四窟,但真正站在佛像前抬头仰望之时,我才真正看懂那一句“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震撼与感动交织,贫瘠之地孕育出的文明瑰宝,让人对古人的智慧与毅力肃然起敬。鸣沙山上,越野摩托、落日合唱,久久让人难以忘怀,疲惫随夜幕消散,留下的只有壮阔与浪漫。阳关烽燧仿佛能够让人穿越时空,感受丝路的辉煌与艰辛。此行敦煌,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感官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探寻。

结语

从嘉峪关、莫高窟到玉门关、敦煌博物馆,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思考都是文明的启迪。此次调研使师生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哲学思考和实际行动密不可分。在历史的探索中,我们努力去探寻文化与哲学的交汇点,领略到敦煌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反思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从中吸取智慧,指导我们在新时代的探求中不断前行。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知与行的结合中深化对哲学的思考,以敦煌文化为指引,去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现代精神世界。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在此次调研中,找到属于自己对人类文明深刻理解的那条线,用以丈量未来的广阔天地。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