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从整体上看,高校公共艺术的发展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课程建设不力、艺术实践薄弱、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再加上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功利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就业导向使许多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虽受学生欢迎,但由于其显性效果不突出而得不到应有重视,导致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缺位。
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坚持普及与提高、传承与创新、培养与服务三个并重的理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达到了三个课堂联动、三个载体互动的显性效果。
普及与提高并重
普及与提高并重,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创新之一。普及,就是让公共艺术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旨在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提高,就是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人才,组建特色团队,打造艺术精品,提升学生水平,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中,我们尤其注重一体两翼,相互促进,普及是提高的基础和保障,提高为普及提供平台和空间。
普及与提高的关键点之一:有特色的课程。基于此,学校率先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通过多年实践,已经切实发挥作用。学校依托非洲研究院、非洲博物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及各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批艺术素养类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洲历史与文化”、“艺术导论”、“外国音乐名著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欣赏”、“音乐鉴赏”等40余门课程,每年分四期滚动开设;依托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话剧欣赏与排练”、“器乐训练(葫芦丝)”、“剪纸艺术”等一系列艺术素养实训课程共计16门,并开发公共艺术素养类校本教材11本;依托学分制社团,开设“浙江省民族歌曲合唱”、“舞蹈基础训练”等12门艺术类社团活动课程,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范畴,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并建成了艺术类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培育课程1门。
普及与提高的关键点之二:有依托的平台。依托各艺术社团踊跃开展活动,注重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戏曲协会、美术协会等30余个校级学生社团,50余个院级社团,共有社团成员近万人,艺术社团每年都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
普及与提高的关键点之三:有引领的品牌。学校高度重视校园艺术活动品牌建设,以品牌辐射、影响、引领其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使校园艺术活动影响更大、品位更高。多年来,学校重点扶持并创建了一批艺术活动品牌,培育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美展、音乐节等校园艺术活动精品,大学生电影节等多次被评为省校园文化品牌,并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一、二等奖。
传承与创新并重
传承与创新并重,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创新之二。传承,是指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立足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延续精神与文脉;创新,则是指在传承基础上,立足艺术传播与实践活动的变化实际和师生需求实际,不断创新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机制,让校园艺术活动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感。
了解历史,传承精神。浙江师范大学在全面盘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家底”基础上,全面分析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进而开展针对性强的建设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25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25届大学生电影节、16届大学生美展、9届大学生音乐节、5届校园戏剧文化节、6届十佳主持人大赛,并每年举办经典诗朗诵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专场晚会、艺术团汇报演出、新生文艺汇演、十佳歌手大赛、新生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多媒体设计竞赛、书画展、艺术设计展、艺术集市、艺术体操、合唱等品牌活动。这些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深厚底蕴,是学校充分发挥二三课堂在推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开展的普及与提升活动,是一代代师大人立足本土、传承精神的生动实践,得到了外界高度认可。
打造精品,传承品牌。多年来坚持公共艺术精品的传承,打造精品,凝练品牌,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阿西剧社作为浙师大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1978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集编、导、演于一体,体系完善的剧社,2009年和2011年凭借《沧海月明》和《再见,彼得潘》两次获得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金刺猬”奖,2010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同感。积累了近30年的影评学会举办的大学生电影节获2007年度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精心策划,创新发展。传承精品的同时,注重艺术教育方法、内容、领域的创新与拓展。一是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国内首创学分制社团,建设了12个艺术类学分制社团,通过课程化、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够得到更稳定、规范、系统的艺术训练,保障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不断拓展艺术教育内容,将公共艺术教育与我校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与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建立的以非洲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打造公共艺术教育新领域,学习非洲艺术文化与民间艺术,弥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非洲艺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缺失,开设了“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洲历史与文化”、“外国音乐名著欣赏”等通识课程;三是不断强化课程实践环节,依托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发了教与学、学与练、练与研相结合的公共艺术实训课程,开设了“剪纸艺术”、“陶艺”等广受学生喜爱的16门课程。
培养与服务并重
培养与服务并重,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创新之三。培养,是指通过构建科学合理丰富的通识、实践与活动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功能,使学生艺术地成长、全面地成人;服务,是指育人之外,组织人员、节目为地方文化建设甚至是国际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使公共艺术教育辐射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在实践与服务中培养与提升艺术素养,既是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所在,也是进一步扩大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必然选择。浙江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走出去”战略,向社会展示教育成果,与群众共享教育成果,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国际知名度。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以服务国家的文化建设战略、浙江的“两创”“两富”战略为指导,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开展“青春大舞台”系列活动,分批深入全省各地,以艺术培训、文艺宣传演出等形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优良的校园艺术文化种植到地方,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区域化、个性化,实现校园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以艺术实践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连续20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学校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委托,2011、2012连续两年承办“孔子学院大春晚”活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提升影响力。两年来,学校艺术团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美国共巡演20余场,将中国书法、太极等内容巧妙地融入歌舞表演中,最大程度地向国外朋友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内涵,提升了中国文化影响力。演出受到了当地大学生和社区民众的高度称赞,加利福尼亚州圣迭哥郡郡长Ron Roberts在圣迭哥大学Shiley剧场还决定把2012年2月3日定为全圣迭哥郡“浙江师范大学日”,同时也得到了新华社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开花结果,应邀参加全国艺术展演开幕式5个节目的表演,2004、2005连续两年参演全国“五月的鲜花”,获优秀表演奖;连续三届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合唱团参加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名列第9。培育出了一大批颇有影响力的优秀艺术人才,大学生电影节骨干人物陈晓云、何苏六、陈育新、陆绍阳等已经成为影视创作与评论界的卓越人才;学生朱蓓蕾的作品《眼睛》,从958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为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上海)的3幅招贴画之一,并应邀参加了特奥会开幕式;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吴雪岚的《后宫——甄嬛传》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其本人在网络上被誉为浙江“80后”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之一……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日益浓厚,校园文化品位日益提升,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5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