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新闻动态>>正文
通识课优秀论文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19-02-27 | 所属部门:

(通讯员胡青山)在2月18日举行的学校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布置会上,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教授对两篇通识课的结课论文赞不绝口,给予高度评价。按照《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考试要求,结课论文须围绕“何以成人”立论但文体可以多样。被张院长强力推荐的两篇论文,一篇是法学院18级彭子康同学的《原创杂剧<大般涅槃记>及评注——从佛陀的最后一天看成人的仁性、悟性、爱恨与生命》,一篇是文学院18级田华同学的《红楼又梦:示箴言众人诲顽性 游幻境宝玉悟幡然》。“杂剧体”和“红楼体”都是高难度的古典文体,两位大一同学借古文体说“成人”,为通识课的期末考试提交了近乎完美的答卷。

“何以成人”既是《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这两门基础通识课的主旨,也是两门课期末考试的主题。武汉大学希望通过两大导引课,使同学们真正达到“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2018年9月,武汉大学第一次在全校范围内为2018级新生开设两大导引课,12月两大导引结课,要求每位同学提交一篇原创论文,围绕“何以成人”之主旨,紧扣大班所学及小班研讨之经典和关键词,阐述自己的所思所虑所疑所悟。结课论文必须严守学术规范,引文内容即重复率不得超过课程指定标准。论文提交后,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在万方数据论文机构查重,发现重复率超过标准的,返回修改,直到达标为止。据统计,两大导引7226篇论文的重复率均在要求范围内。

在保证原创性的基础上完成结课论文,这是武汉大学2018级新生交给任课教师的作业,也是交给自己的答卷。毋庸置疑,优秀论文是同学们受惠于两大导引课的确证,也是学习两大导引课之后学习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提升的确证。彭子康用元杂剧写佛教故事,以佛陀本事论述导引课的四个关键词:仁性、悟性、爱恨与生命。彭子康说,论文的灵感来源于2018年11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举办的通识教育大讲堂第十讲《印中佛教文化比较》。

田华的《红楼又梦》仿照曹雪芹的叙事手法和文字风格,以续写《红楼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何以成人”这一命题的理解。田华表示,自己喜欢看《红楼梦》,高中时就看了三遍;考上武汉大学后,在上《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这门通识课期间又看了两遍。论文中很多构思均与武汉大学紧密相关,例如“戊戌年癸亥月乙丑日”是武大125周年校庆那天,“姓武名通育,字文导”则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和《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简称。

两大导引的结课论文之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占总数的10%,通识教育中心将会出版《基础通识课优秀论文集》。通识课的优秀论文如何炼成?究其过程和根本,离不开同学们的认真研读经典、积极参与小班研讨、精心构思、别出心裁和大展才华。

为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检验通识课的教学效果,学校聘请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陆一团队完成“第三方评价”。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校各类通识课程之中,两大导引的“学习收获”名列前茅。经过一个学期的导引课学习,2018级新生在经典研读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论性写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

WechatIMG984.png

关闭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