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新闻动态>>正文
【“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政管院分论坛】学院成功举办“新文科建设与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06-21 | 所属部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

“新文科建设与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通讯员娄永力)2021年6月12日,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国际关系学系联合举办的“新文科建设与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学院332会议室成功举办。会议目的在于提升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促进政治学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不断革新与发展。

与会嘉宾合影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及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向运华、副院长阮建平、刘伟,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张星久教授等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主持人刘伟发言

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伟教授主持。他表示希望借由我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外交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契机,围绕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主题,请各位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为武大政治学本科生的培养和新文科建设建言献策。

219a47751f2ac81a755b372b950bc0f

向运华致欢迎辞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向运华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进一步对会议主题进行阐释与说明,希望各位专家能就相关议题展开充分讨论,实现各校政治学学科的抱团发展和共同进步。

f9b75cb0aaf0cfa06a089a82469b296

阮建平作主题发言

随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阮建平教授作主题发言,阐述了他对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标准和路径的理解。阮老师强调一流本科建设要与教育部相关要求相符合,以本科教学为本,响应国家“双万计划”。同时,他指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考虑学校情况与学院情况、专业建设水平、人才队伍、学生培养等相关量化指标。

5e5dd4ed7b11dd6c36115a3bf213c48

张星久作主题发言

接下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星久教授就“新文科建设中的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作主题报告。张老师认为该主题的核心在于怎样上好本科生课程:首先,应注重课程方案,并落实到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其次,教师要保持对学科的热爱之情,热爱岗位、热爱学生;此外,教师要有课程创新的动力,保持鲜活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系统,将经验事实注入课程教学之中;最后,要保持轻松对话的姿态和开放探索的精神,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接下来,研讨会分两个议题进行研讨。第一个议题是“多维视角下的政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邢瑞磊主持研讨。

709d8fb4a98d509e5e380e0448eaee2

研讨会主持人邢瑞磊发言

邢老师将该主题解读为“多维视角下政治学类一流本科建设”,请与会专家围绕立德树人、培养人才和新文科建设的新动态等主题进行发言与讨论:

与会嘉宾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钱道庚老师详细讲述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两个探索:一是坚持立德和树人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客观辩证思维;二是采用书院制的培养方式,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汪滨老师从四个方面对研究主题进行解读:一是着眼于教学与研究的密切关系,指出研究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二是强调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三是注重专业课的供给侧改革,开设选修课程;四是要树立学生的国家观念,从中国的视角去看国际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刘建华老师也从四个方面阐述他对新文科建设的理解:多元创新、对标一流、引领特色、加强融合。他还阐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文科背景下政治学专业课程设置所面临机遇和挑战,如应打破学科壁垒,增设一些二级学科新课程。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庆军老师认为武汉大学在政治学学科建设上有着多年积累的优势,提议武大应继续加强对“两制”、“两史”的研究,同时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瞄准国际前沿,扩展国际视野,不断保持并发扬学科优势。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丹老师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主题解读,她介绍了湖北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如与澳洲的大学合作办学,倡导政治学、传播学、语言类课程的多元互补,且同样强调了政治学科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淼老师以“一流专业应培养怎样的人才?”的问题引入,认为一流专业建设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品性与开拓研究视野,强调新文科的世界性、中国性,指出教学时应保持知识的宽度,并就知和行、教和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艳丽老师详述了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其多元立体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本科导师制、志愿服务特色、学科竞赛和学术上的读书会等。

我院政治学系主任陈刚老师谈到了武大政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他认为,人才培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要着力推动教学课程改革,加强政治学和外交学的教学合作,同时注重师生教学相长,加强师生互动,积极推动跨学科协作,寻找新的发展点。

短暂茶歇过后,研讨会进入第二个议题,主题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政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曹龙虎主持。

26636dae29235d4eecbe6b2c6a1fa0e

研讨会主持人曹龙虎发言

曹龙虎老师认为,新文科建设为我国政治学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希望与会专家就“政治学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如何改革,如何更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讨论。

与会嘉宾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陈菲老师分享了华师的书院制培养经验,即通过举办定期的读书会和学术论坛实现人才的拔尖培养,他强调要推动新文科发展理念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破学科割裂的局面,同时也强调不能为交叉而放弃文科的思维。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肖泽磊老师着重介绍了华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关于基层治理的国家级实践调查课程的授课经验,即先遴选优秀学生,再与省民政厅合作确定8个社区,继而每周六到社区针对主题进行实践教学,还请社区书记进行介绍和回答提问,使学生通过社区调研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丁羽老师认为政治学类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离不开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反复穿梭,他强调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单向灌输,而应锻炼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他阐述了如何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融入实践中,以及如何扩展实践渠道。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彩虹老师谈到在从事行政管理学教学时,她所受到的政治学理念和精神的熏陶起到的积极作用。她认为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会提升专业学习的难度,并提到了华科公管院通过加强学生对社会学的学习弥补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不足,进而提升本科生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帅老师首先强调了应“拆掉知识的高墙,让政治学的知识流行起来”,继而对“武大政治学如何回应学界同行?如何回应国家?如何诠释国家政治和理论话语?如何回应学生?如何处理个体和团体的关系?”的五个“如何”问题依次进行了发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的邓红英老师围绕新文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包括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和运用新方法,要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做研究和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要重视对教学的研究,以及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罗雪飞老师认为政治学类的本科教学要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可通过更多的案例式教学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介绍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提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些核心议题如汤武革命、诸子争鸣等都可以通过诸如舞台剧排演教学的方式来展开。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建伟老师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到教学应激发每个老师的潜力,他还着重讲述了自己在《比较政治学》、《比较政党制度》两门课程中进行云教材建设和案例教学的情况。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娴岚老师详细介绍了湖北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发展特色,即主要通过结合政治学与传播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摒弃以西方政治学思想和理论为主导的模式,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等等。

f356f3ac07f83db59a8b2d1bd36fce1

与会学者进行自由讨论

自由讨论环节主持人冯存万发言

随后,与会学者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冯存万副教授的主持下,就新文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与会老师各抒己见,会议气氛热烈。

09f1344a34e211f8f37ac6de640e12b

刘伟教授总结发言

最后,刘伟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提出自己对新文科的理解:首先是具有跨学科性质及融入新技术,其次强调新文科建设中的政治诉求,这主要涉及到话语体系的调整,最后还需加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强调育人导向。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众多,深入探讨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内容,有利于武汉大学政治学学科的转型发展和本科生科学化培养,会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闭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